血脂异常,小心血管偷偷“糊”住!做好这10点,帮你稳住血脂
血脂异常大多时候悄无声息却能使健康的血管被偷偷“糊住”时间久了多种心血管病接踵而至哪些表现可能提示血脂异常呢?怎样才能稳
血脂异常
大多时候悄无声息
却能使健康的血管被偷偷“糊住”
(相关资料图)
时间久了
多种心血管病接踵而至
哪些表现可能提示血脂异常呢?
怎样才能稳住血脂呢?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
01
双眼反映血脂异常
1. 突然视力模糊: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增多、流速减缓,脂蛋白从毛细血管漏出且侵犯到黄斑,就会影响视力。
2. 角膜周围有不透明白环:
黑眼球边缘被一圈灰白色、宽约1毫米~2毫米的圆环或弧形半圆环所包围,时间久了,颜色会不断加深且越来越明显。
3. 睑黄瘤:
睑黄瘤大多数都好发于中老年人,而且以女性多见。我们平时在门诊所见到的是患者的上睑内侧会出现浅黄色的扁平苔藓状的病变。大多数这一类患者都是由于体内的脂肪含量增高,或者代谢异常,结构紊乱而导致脂肪组织沉积在皮肤以及肌腱的位置。
总的来说,如果视力出现模糊,角膜周围有不透明白环,或者出现睑黄瘤,都可能预示着血脂异常,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
02
身体有以下变化,也要当心血脂异常
1. 头晕犯困: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手脚易发麻、沉重;清晨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夜晚却很清醒。
2. 黄色结节: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臀部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条纹。
3. 腿肚抽筋:
腿脚经常抽筋、刺痛,补钙、休息并无好转时需警惕血脂偏高。这是因为胆固醇积聚在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的。
03
时隔7年最新血脂管理指南发布
5大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3月25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发布,这是时隔7年后的一次重大调整!
在血脂检测和控制方面有哪些新建议、新变化?以下几点与你息息相关~
1. 血脂多久查一次好?
答:40岁以下每2~5年测一次血脂。
相比2016版指南建议 20~40 岁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测量1次血脂,新指南建议改为了2~5年测一次。具体为:
●< 40岁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包括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tg(甘油三酯)。
●≥ 40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血脂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次lp(a)的检测。其中,lp(a)代表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2. 血脂常规检测项目有什么变动?
答:新增加了3个项目。
相比2016版指南,新版指南在临床血脂检测的常规项目tc、tg、ldl-c、hdl-c的基础上,增加了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其中:
●载脂蛋白质a1:正常人群水平多在1.20~1.60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
● 载脂蛋白b:正常人群在0.80~1.10g/l范围内。
●脂蛋白(a):浓度与遗传有关。通常以300mg/l为切入点,高于此水平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3. 哪些人需要重点查血脂?
答:以下4类人要注意重点筛查血脂。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者。
●存在多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
●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55 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65 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4. 血脂控制到多少比较好?
答:不同人群的血脂标准不同。
管理好“坏胆固醇”(ldl-c)对于血管健康非常重要,不同人群标准不同。比如,普通健康者“坏胆固醇”只要不超3.4毫摩尔/升就可以;而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坏胆固醇”要在2.6毫摩尔/升以下。具体的风险等级可以由医生结合自身状况判断。
5. 为什么儿童青少年也建议查血脂?
答:20%多的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
指南新增了儿童青少年血脂筛查的部分。指南指出,膳食模式转变、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使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28.5%。对下列情况的儿童及青少年建议进行血脂筛查:
●一级或二级亲属中女性<65岁或男性<55岁有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冠状动脉搭桥术、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猝死。
●父母tc ≥ 6.2 mmol/l或有已知的脂质异常病史。
●有皮肤黄瘤、腱黄瘤或脂性角膜弓。
●对于怀疑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应进行血脂异常基因筛查。
●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2~8岁)或超重(12~16岁)或有吸烟行为。
04
科学降血脂记住这10点
1. 一定要戒烟、避免二手烟:
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升高“好胆固醇”的水平。
2. 每周至少3次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慢跑、健走、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可以持续30分钟。
注意:
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遵医嘱进行运动。
3. 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
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要注意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
●油脂摄入总量每人每日在20克~25克。
●用植物油这类不饱和脂肪酸代替动物油、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
●避免反式脂肪的摄入,如代可可脂巧克力、各种非天然奶油的蛋糕、反复油炸过的食物等。
4. 食物胆固醇摄入控制在每日300毫克内:
对于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特别强调减少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争取把每日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内。
5. 多吃果蔬和全谷物:
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薯类、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对血脂的控制更有帮助。
6. 减少饮酒、戒酒:
长期过度饮酒会对脂肪的代谢产生影响,更容易发展为脂肪肝,导致肝脏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也容易使血脂增高,最好是不喝酒。
7. 保持良好的睡眠:
睡眠对保持血脂健康非常重要,长期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内分泌异常,从而诱发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问题,建议每天固定在23点前入睡。
8. 学会给自己减压:
压力大时更容易出现“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降低的情况。
9. 控制好体重:
维持健康体重有利于血脂控制,建议腰围控制在男性< 85厘米、女性< 80厘米。
10. 遵医嘱用药:
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无法改善血脂时,可以遵医嘱使用他汀类药物,或者联合用药来控制血脂。
编辑 / 陈露露
来源/ 科普中国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
血脂异常大多时候悄无声息却能使健康的血管被偷偷“糊住”时间久了多种心血管病接踵而至哪些表现可能提示血脂异常呢?怎样才能稳
北京时间4月16日,NBA季后赛,勇士在客场对阵国王。赛前勇士主教练科尔接受记者采访。科尔表示自己非常期待国王主场气氛:
海尔无霜冰箱排水孔堵了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对冰箱排水孔进行疏通:方法一:1、如果冰箱排水口是被积冰堵塞不能排水,那么在进行清洁的时候
1、导语:芥菜饭是浙江温州清明节的特色食物,也是全国各地清明节的食谱菜式之一,饭松菜嫩,香甘爽口,别有风味。今天就由小编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蓝花楹已蓝,云南-昆明-五华等您来!
近日,多家英格兰媒体报道利物浦已经退出了贝林厄姆争夺战,克洛普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相关传闻时表示,利物浦不能天马行空地制定转会计划,
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是那些能永久珍藏的礼物,也可以是一些个性定制的礼物,像是定制的照片定制的,可以加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周成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还在纳闷之际,九月想起了烈烈说的周末计划,周末和西游组的小伙伴相聚,所以这估计就是西游组的成员了,只能说这里又吃了一波“狗粮”,又一
1、比如说大家一直都在说抑郁症,但是却很少有人会知道抑郁症的类型以及关于它们的症状表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的知识。
来源|蒙城警方、澎湃新闻4月14日21时许,蒙城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4月2日19时,接群众报警称,三义镇双仙村村
我国有失能老人4000万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失能老人居家养老,对于家属来说,长时间不间断照护,带来了体力和精力的透支。《“十四五”国家
本报北京4月14日电(记者刘坤)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14日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
新图优化调整了客货列车开行结构,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满足了内地与香港间旅客出行需求
1、有最简单的方法保存到电脑上面,准备工具:苹果手机一部,电脑一台。2、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现在手机上面下载QQ,可以通过QQ直接传输到电脑
【来源:武定县人民政府_武定动态】4月13日,我县召开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2023年第三次会议暨第四次指挥调度会。县委书记罗如
最后1分钟轰10-0,刘铮拯救上海队,王哲林23+9,李春江暴跳如雷,王哲林,李春江,上海队,江苏队,罗汉琛,台湾篮球,奥林匹克运动会,刘铮(篮球运动员)
北京时间4月14日,根据西媒《马卡报》记者胡安-伊格纳西奥透露,无论本赛季皇马能否卫冕欧冠冠军,安切洛蒂都会继续留队执教下赛季。
去年年底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回归后,京东就一直在变。4月12日,京东物流启动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京东物流成立供应链、快递
1、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是指:原来的三本院校,像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2、但现在很多省份已经将本二、本三合并为本二,进行录取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医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